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一年来,长春市聚焦打造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粮食、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体系。
在公主岭市八屋镇久丰村养殖户蔡玉春家的牛棚里,八屋镇畜牧站技术员郝和平正在查看当地政府投放的肉牛冻精生产出来的小牛犊。
2023年开始,公主岭市为肉牛养殖场、养殖大户免费发放使用优质肉牛冻精,降低养殖户成本,使肉牛品质愈加优良,生长速度和出肉率都有所保证。
发展特色肉牛产业,种源是基础,园区是平台,产业链是纽带。位于农安县巴吉垒镇的城开农投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单体肉牛养殖场,养殖规模达8.2万头,场里数字化肉牛产业信息平台直观显示着肉牛饲养繁殖的信息数据,保障精准饲育。
良种化选育、标准化养殖,规模化布局,让长春市的肉牛养殖规模逐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省第一的位置。为了推动肉牛产业链纵深推进、全面发展,城开农投等一批畜牧业为主的企业陆续建成屠宰车间。在这里肉牛可以制成7个系列500多种肉类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
城开农投的这座农牧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去年刚刚建成,目前各环节生产流程已渐入佳境,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劈半机械设备比人工劈半效率增加一倍,员工各司其职,车间井然有序。高效率、标准化的生产线确保园区能够达到年屠宰加工肉牛20万头,生产熟食制品3100吨的产值目标。
今年上半年,长春市各品类牛养殖规模发展到123.73万头,同比增长12.65%;全市肉牛屠宰量13.7万头,同比增长116.4%。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肉牛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在榆树市,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的玉米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到食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完美闭环,并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随着一组又一组降本增效的机器陆续投入使用,正大食品的产量、质量也随之提升,2024年上半年企业屠宰量2091.35万只、食品厂产值7.41亿元、正大集团榆树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产值16.16亿元。公司生产的生熟产品不仅在东北三省广泛销售,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
近年来,长春市突出抓龙头、上项目、树品牌,不断完善丰富肉牛、肉鸡、生猪等产业链。2024年至今,全市已有22个500万元以上畜牧养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1-6月份,全市40户规上屠宰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全市畜牧养殖产业正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水平,为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