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旅游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核心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智慧旅游通过引入物联网、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了旅游体验、产业发展及管理的效率。
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54亿,占网民总数的42.1%。国内智能、智慧酒店及民宿超过15万家,近1—3年内成立的占比达到48.6%。智慧旅游相关的专利总量从2012年的99项增至2021年的731项,显示出该领域的创新活力。
智慧旅游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慧信息发布、智慧预约预订、智慧交通调度、智慧旅游停车、智慧游客分流、智慧导览讲解、沉浸式体验、智慧酒店入住、智慧旅游营销和智慧安全监管等。这些应用场景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还推动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智慧旅游将继续朝着融合化、智能化和沉浸式方向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生成式AI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便捷的服务。此外,AR/VR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旅游产品的创新和体验。
政策方面,《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八大行动和20项重点任务,旨在到2027年进一步扩大智慧旅游经济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国家也鼓励市场主体发挥首创精神,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并统筹发展与安全。
总体来看,中国的智慧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形成一个百亿旅游人次和十万亿元消费的超级大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智慧旅游将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并促进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